作為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,有著130年歷史的陜西三意社創(chuàng)排的新編秦腔歷史劇《無字碑》4月20日晚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上演。該劇塑造了武則天改革政治、發(fā)展經(jīng)濟、繁榮文化、維護統(tǒng)一的政治家形象,由羅周編劇,張曼君導演,侯紅琴、張濤、李小雄三位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主演。
劇照由三意社提供
秦腔《無字碑》以乾陵無字碑為主線,由“鉤心”“進餅”“入戲”“面碑”四折構成,主要展現(xiàn)武則天面對丈夫早逝、兒子孱弱、朝臣反對,憑借智慧和雄心在施政過程中復雜曲折的心路歷程和多面的形象。
劇照由三意社提供
專家認為,作品翻新元雜劇四折一楔子的體例,活用中國傳統(tǒng)戲曲藝術元素,通過設置具有典型意義的戲劇沖突,多維度揭示了武則天復雜多面的人性,展示出武則天超乎常人的膽略與氣魄。
劇照由三意社提供
三意社是享譽全國的秦腔劇團,前身是1895年由陜西商州民間藝人蘇長泰在華陰創(chuàng)建的“長慶班”。
(記者 白瀛)